• 关键字:
您当前位置:古邑风情 >礼仪民俗 >浏览文章
璀璨的莱州民俗文化——端午节
发布时间:2022年05月31日 |文章来源:通和物业


中国的端午节蕴涵着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,远古时期我们祖先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划分为“二十八宿”,端午这天“苍龙七宿”高悬于正南中天,人们俗称为“飞龙在天”,二月二前后它升起在东方地平线上,所以又叫“龙抬头”,因而衍生了龙文化。

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,初即端,五即午,所以初五即端午。端午节在中国所有传统节日当中叫法最多,如:夏节、女儿节、诗人节、浴兰节、天中节和龙舟节等,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。国务院今年端午节安排放假3天。

古人关于描写端午的古诗词很多,如北宋文豪苏轼被贬至惠州后端午节的前一天,看到自己的伺妾王朝云洗衣服时,创作了《浣溪沙.端午》“轻汗微微透碧纨,明朝端午浴芳兰。流香涨腻满晴川。彩线轻缠红玉臂,小符斜挂绿云鬟。佳人相见一千年。”具体描绘了北宋时期的女子在端午节前后的装饰情况。译文:汗水湿透了碧色的绢衣,明日端午节一定要用香草水洗澡。洗后的香粉胭脂会漂在水面上。五彩线缠绕在白里透红的手臂上,小灵符斜挂在高挽的发髻上。但愿咱俩能恩爱千年,白头偕老。此诗可见端午节在中国源远流长。

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,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纪念端午的活动。2005年,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“端午祭”为韩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,消息传出,中国网民一片哗然,因为在中国连孩子都知道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,中国人都过了两千多年了,历史上流传着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、吴国的伍子胥、晋国的介子推和东汉时期的曹娥等悲壮故事,皆与五月初五有关。2009年9月,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“端午节”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,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。一字之差,“端午祭”与“端午节”相继入选世界非遗,二者并不矛盾,只是内容有所差异,是源与流的关系。

赛龙舟与吃粽子是端午节南北方民间的两大礼俗,由于端午节与清明节都是纪念逝者的日子,亲友之间在相互问候时,切忌说祝您节日快乐,应该说祝您节日安康、吉祥等,所以有必要普及一下这方面的知识。

古人对端午的认知有封建意识,也有自然规律,他们认为五月是一个“阴阳争,死生分”的一个特殊月份,端午是“恶月恶日”,这期间阳光炽盛,五毒并出,蚊虫叮咬,病毒泛滥,瘟疫易行,诸事不宜,是为大凶,所以产生很多禁忌,如结婚、生子、建房及升迁等,不宜在本日进行,告诫今人应注意借鉴。

端午节,在我们莱州叫“五月当午”,主要习俗有:挂艾子、戴“五绣线儿”、吃鸡蛋、吃粽子和祭祀海神等习俗。

从五月初一开始过“小当午”,大人会在日出前给孩子的手腕和脚腕戴“五绣线儿”“五绣线儿”由红、白、蓝、黄、黑五种颜色编织成,这五色被视为一种吉祥色,寓意着祈福纳吉。“五绣线儿”一直戴到节后第一次下雨时,解下来扔在雨水里,据说病灾会顺水流走。

端午节家家将艾子挂在门窗上避邪,它不单单是有祛邪避灾的寓意,还有防病驱蚊的效果。因为艾草有一种奇特的芳香,可以驱赶蚊蝇、虫蚁,并且有净化空气的效果。自古就有“端午门口插艾草,不用郎中家里跑”的俗语。艾子还有“挂单不挂双”的说法,一般选5、7棵新鲜艾子,挂在门窗上。

当年结婚的人家“五月当午”还要给亲戚朋友家送枣粽子,寓意“早生贵子”。出嫁闺女须回娘家“望夏”,送粽子、时鲜瓜果、海鲜等,俗称“拜节”,掖城附近的习俗,女婿儿要给岳父母送针良鱼,俗语叫“过活海”。

西由地区六十年代以前,每年的端午节在“龙泉大网房子”举办隆重的祭祀海神活动,大约有200余年的历史,由“李家大网”传承。七十年代末此民间传统活动转移到三山岛,三山岛海神庙每年的端午节又开始热闹起来。

      

龙泉居士2022.端午节







【特别声明: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,务请告知删除:13583595082微信同号】


关注莱州通和物业微信

版权所有 ?2016莱州市通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鲁ICP备17045415号-1 Powered by 198life.cn